SURL News

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增加銀行挤兌風險,英國研究顯示

AI-generated content raises risks of more bank runs, UK study shows

By Elizabeth Howcroft
February 14, 2025 4:03 PM GMT+8

巴黎,2月14日(路透社)——根據英國一項新研究,由人工智慧生成並在社交媒體上散播的假新聞正在加劇銀行擠兌風險,該研究指出貸款機構必須改善監控以發現不實資訊是否會影響客戶行為。

英國研究公司Say No to Disinfo和通訊公司Fenimore Harper發表的研究顯示,生成式AI可以用來製造假新聞故事,聲稱客戶的錢款並不安全,或是散播看似開玩笑的安全問題梗圖,這些內容可以通過付費廣告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散播。

自2023年矽谷銀行崩潰事件中存款人在24小時內提領了420億美元以來,銀行和監管機構對由社交媒體驅動的銀行擠兌風險越來越關注。

人工智慧的進步已經加劇這些風險。二十國集團金融穩定委員會在11月警告說,生成式AI“可能使惡意行為者能夠製造並散播導致急性危機的不實資訊”,包括閃崩和銀行擠兌。

Say No to Disinfo向英國銀行客戶展示了樣本AI生成內容,發現三分之一的人“極有可能”在看到這些內容後轉移資金,另有27%的人“有些可能”。

報告指出:“隨著AI讓散播不實資訊的活動變得比以往更容易、更便宜、更快捷和更有效,金融業面臨的新興風險正在迅速增長,但往往被忽略。”報告還提到,在線和行動銀行意味著人們可以在幾秒內轉移資金。

該研究估計,每花費10英鎊(約12.48美元)在社交媒體廣告上來放大假內容,最多可使100萬英鎊的客戶存款被轉移。

這個估算通過使用英國客戶持有的平均存款、社交媒體廣告的成本以及看到這些廣告的人數估計進行計算。

研究人員表示,銀行需要監控媒體和社交媒體提及的情況,這種監控必須與提款監控系統整合,以識別惡意資訊是否影響了客戶行為。

當被問及該研究時,Revolut的金融犯罪負責人伍迪·馬盧夫表示,這家倫敦金融科技公司對其客戶以及“更廣泛生態系統”中的新興威脅進行即時監控。

他表示:“雖然我們認為這種行業事件不太可能發生,但仍然有可能發生,因此金融機構必須做好準備。”他補充說,社交媒體平台必須在阻止威脅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其他被路透社聯繫的金融機構,包括NatWest和Barclays,拒絕發表評論或未回應評論請求。

雖然監管機構對AI整體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表示擔憂,但銀行普遍對該技術的影響持樂觀態度。

“銀行正在努力管理與AI相關的風險並降低其影響,而監管機構也在考慮這項技術可能帶來的潛在金融穩定挑戰。”行業組織英國金融(UK Finance)說道。

報告的發布與法國本周舉行的人工智慧峰會無關,在該峰會上,政治人物和業界高管專注於推廣人工智慧的普及,這與前次峰會關注管理其風險形成鮮明對比。

(1美元 = 0.8013英鎊)

報導:伊麗莎白·霍克羅夫特(巴黎) 編輯:湯米·雷吉歐里·威爾克斯和大衛·格雷戈里奧

原文與圖片連結

> 回首頁看更多新聞 <

你可能也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