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展,bioRxiv和medRxiv預印本伺服器轉向新成立的非營利組織運作
In bid to expand, bioRxiv and medRxiv preprint servers move to newly formed nonprofit
11 MAR 2025 9:00 AM ETBYJEFFREY BRAINARD
f t免費預印伺服器bioRxiv和medRxiv在過去十年來,通過允許生物醫學研究人員分享未經審查的手稿加速了科學溝通,這兩個平台今日宣布將在其新的非營利組織下運作。相關人士希望增加首先以預印本形式出現的論文比例,增加來自全球南方作者的提交數量,並擴大對預印本文獻的評估實驗。
名為openRxiv的新非營利組織將接替冷泉港實驗室(CSHL),該機構自2013年以來一直主辦bioRxiv,自2019年以來一直主辦medRxiv。組織者計劃不會對其運作進行重大調整。但獨立運作應有助於提高平台的技術能力和用戶界面,以及募款和營銷工作,CSHL出版物執行董事兼兩地共同創始人John Inglis表示。組織者還預期增加其他科學主題的新伺服器。「擁有openRxiv的好處是它有一個目標、一個使命需要實現,非常專注於此,而不是成為更大且更複雜的學術組織的一部分,」Inglis說。
另一個開始openRxiv的原因是設立由廣泛成員組成的管理委員會,代表科學界的利益;到目前為止,這些平台一直由CSHL的董事會監管。Inglis將擔任openRxiv的科學和醫療顧問委員會主席。董事會還包括medRxiv共同創始人、耶魯大學心臟病學家哈蘭·克魯姆霍爾茨(Harlan Krumholz);普林斯頓大學前校長雪莉·提爾曼(Shirley Tilghman),她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一直是一名社區問題的發言人;以及CSHL院長布魯斯·斯蒂爾曼(Bruce Stillman)。他說:「我非常自豪冷泉港實驗室創立了[bioRxiv和medRxiv]。這就像有了一個孩子;你永遠不會放棄一個孩子。」兩個平台的另一位共同創始人CSHL出版物副總監理查德·塞弗(Richard Sever)將離職,成為openRxiv的首席科學策略官,該機構正在尋找一位CEO。
主要資助者是扎克伯格臨床醫學研究基金會(CZI)——由Meta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資助的一個基金會,該基金會已經通過CSHL支持bioRxiv和medRxiv——以及另一位希望保持匿名的捐贈者。新領導層希望能有一名全職CEO幫助它從使用這些平台的研究學者的大學和其他來源籌集更多資金。斯蒂爾曼說:「最終我是bioRxiv和medRxiv的代理CEO,我有一份非常繁忙的日間工作,經營自己的實驗室,同時還管理整個機構。」一些研究機構以前通過向CSHL捐款支持這些伺服器,CSHL也貢獻了其自有資金。
募款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使bioRxiv和medRxiv獨立後最初處於較高的財務風險中,研究諮詢公司的主任顧問安德烈亞·基亞瑞利說,該公司專門追蹤出版業態。「但這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自由度。我看好的機會遠大於風險。」
每年預算約300萬美元的bioRxiv和medRxiv聯合發表的預印本數量超過任何其他生物學伺服器,僅次於物理學伺服器arXiv。目前兩個平台由七名員工共同運營,輕微審核提交的手稿以確保其使用科學方法且不會危害公眾。與許多期刊不同的是,這些伺服器不向作者或讀者收費。
在經歷了緩慢的起步後,隨著研究人員蜂擁至這兩個平臺發表手稿以加速醫學治療和其他公共衛生措施,兩者的流量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幅攀升。隨著疫情減弱,medRxiv上的新冠預印本數量從80%下降到僅7%,但其他主題的預印本增長仍在繼續:2024年發佈於medRxiv的12,863篇預印本文獻幾乎達到其在2020年的高峰,而bioRxiv上的43,629篇預印本數量則超過了疫情期間的峰值。
雖然這些伺服器已經吸引了來自190個國家的研究人員投稿,但作者大多來自世界各地最精英的機構,如史丹佛大學和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為了擴大這一範圍,Inglis表示openRxiv計劃通過線下及線上會議進行更多的校園外聯活動。
一個被視為使用預印伺服器障礙的是,許多作者,特別是在醫學領域的作者擔心如果手稿首先作為預印本出現,可能會被他們投稿的同行評審期刊拒絕。但是關於此問題的期刊政策正在發生變化,有些期刊採取了相反的做法。目前有281個期刊授權bioRxiv允許發表預印本文獻的作者指定該期刊接收手稿以供出版,為作者省去了額外一步;medRxiv也與168種期刊達成了類似安排。
另一個關於醫學照顧中預印本的擔憂是未經審查的研究結果如果被證明錯誤可能會傷害病人。為了應對這一問題,bioRxiv和medRxiv試驗性地在手稿旁附上預印本評論,只要作者同意即可,無論是否提交給期刊。兩個平台上的335,000篇預印本文獻中約有10,000篇包含由10個合作組織之一提供的評審內容,例如同行評審服務Review Commons。
英格利斯和他的同事們認為這樣的審核可以幫助預印本成為跨學科科學出版的一個標准部分。2019年,他們發表了一篇論文,呼籲資助方通過要求受資助者提交預印本來支持預印本的使用,這種方法被稱為“計劃U”,意指「普遍性」。但這一目標仍遠未實現,所有伺服器上的期刊文章中只有大約15%是以預印本文獻的形式開始發表的。
在沒有這樣的規定——以及來自研究機構的專業激勵(例如,在晉陞決策中獎勵預印本)的情況下,基亞瑞利說生物醫學科學家們在此問題上的職業規範可能會逐漸改變。BioRxiv和medRxiv尚未像arXiv在物理學家中那樣成為生物醫學研究者的主要溝通渠道,這可能限制它們從廣泛的捐贈大學中籌集資金的能力。不過,他說:“對這些基礎設施的興趣正在聚集,如果現在有什麼時候能夠對預印本的成功抱有信心的話,那就是現在。”